av喷水高潮喷水在线观看-av片东京热-av片国产-av片免费大全在线观看不卡-av片免费在线观看不卡-av片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1. 1
  2. 2
  3. 3
  4. 4
  5. 5

讓人歡喜讓人憂!解讀中國校車新標準

作者:clcarcn 日期:2019-04-15 瀏覽:1022次

自從甘肅校車事故以后,社會各界爆發了對兒童安全問題的關注。吸取了血淋淋的教訓、學習了歐州美洲標準的經驗,在2012年5月1日《專用校車安全技術條件》的正式實施標志著中國專用校車邁出了改進的第一步,不過這第一步著實站的不太穩。雖然有許多值得鼓勵和表揚的地方,但仍然有個別部分讓人有機可乘,我只能說“別讓一塊臭肉壞了一整鍋湯”!

 

●  新國標到底新在哪里?

新國標增加內容及意義
增加項目內容及意義
適用范圍、分類范圍由小學生校車擴大為3周歲—九年義務教育群體;明確按結構和用途將校車分類。覆蓋面更大,更容易管理,專車專用
外部結構、警示裝置要求前部碰撞結構及車輛整體參數;包頂部和四周的警示燈、標語、停車警示牌的設置。最大程度提醒其他車輛重視。
內部結構具體規定車身框架結構,并嚴格要求試驗方法。保證側翻時人員有足夠的生存空間。
座椅空間及安全增加小學生座椅以外年齡段學生的座椅空間;具體規定座椅及扶手材料硬度、建立座椅動態試驗規定;規定安全帶形式。保證乘坐著最直接接觸的設施能最大程度保護人員安全。
車廂內飾規定內飾的阻燃性能及空氣質量。保證健康的乘坐環境和防火性能。
車內設施規定限速裝置、帶GPS的行車記錄儀、監控設備。有效的通過對車輛的規定限制了駕駛員的行為。
防火措施增加電器電路防火措施、發動機艙滅火彈、車內滅火器。做到防范于未然。

 

    GB 24407-2009《專用小學生校車安全技術條件》和GB 24406-2009《專用小學生校車座椅及其車輛固定件的強度》兩項針對校車的國標本質上參考了北美的校車以及燈具、反射裝置、客車的安全出口等標準中涉及校車的條款而制定,同時還參考了SAE(北美機動工程師協會)對警示燈和校車停車臂規定的內容。然而這兩項標準范圍僅限于小學生校車,許多內容也不完善。

    后來在參考美國標準的同時結合諸如ECE(聯合國經濟委員會汽車法規)制定的關于座椅及固定點方面的R80法規,推出了適用范圍更廣的GB 24407-2012《專用校車安全技術條件》、GB 24406-2012《專用校車學生座椅系統及其車輛固定件的強度》兩項針對校車的國標。在駕駛員視野、警示信號系統、等硬件方面我們借鑒了美國校車的優點;另一方面在行駛限速、行車記錄儀等軟件設備上我們比美國校車更加細膩并符合國情。遺憾的是,在被動安全方面還有一些容易被鉆空子的地方。

●  外部結構安全

    ◆  分類及布置要求

 

    國標首次規定了校車的分類。在外觀方面規定車身必須為單層非鉸接型且高度不大于3.7m的車型;如有側圍行李艙則離地應小于1m,不得有車外行李艙。這些要求都是為了保證車輛重心過高,避免在緊急打方向時有側翻的危險。專用校車應安裝前后保險杠且前保險杠向前伸出到散熱器格柵、前照燈、引擎蓋等部分的前面,向外延伸到輪罩的外緣以提供最大的保護,后保險杠應包住車身后角,保險杠上不應存在可能致人員受傷的突起、凹陷、尖角。這些都是強制執行的校車獨有標準,客車的標準沒有這些要求。

 

    雖然宇通校車的前后保險杠均為鋼板沖壓成型,但國標只規定了前后保險杠的位置,在材料方面沒有提及。不要解釋為吸能設計或者保護行人,標準中沒有規定車架前段要設置潰縮區何談吸能!如果采用質量低劣的玻璃鋼制品,在撞擊時飛散的碎片更容易傷人!在起草文件中此處還要求為不小于5mm的鋼板沖壓成型,審批通過后就煙消云散了。值得一提的是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校車標準中明確說明前后保險杠受到同重量車輛撞擊時不允許有變形!至于用什么材料、做成多厚?各廠家自己看著辦吧,能實現效果才是最重要的。

    另外,標準規定“專用校車前部應設置碰撞安全結構。若為前橫置發動機,則發動機曲軸中心線應位于前風窗玻璃最前點以前;若為前縱置發動機,則發動機第一缸和第二缸的中心線應位于前風窗玻璃最前點以前;若大中型專用校車其前部碰撞性能不低于前兩種結構,可以不限定發動機布置形式。”通俗的說,如果“無鼻子”校車比“大鼻子”校車經得起前部撞擊,“鼻子”不是問題!但我要說的是,有關部門如何判定這兩種以外的結構的碰撞性能是否合格?目前我們的校車都是客車行業在生產,從客車廠商了解到國家還沒有一部關于校車或客車的碰撞法規。更何況如果沒有相關碰撞法規,拿什么證明前置發動機一定經得起碰撞呢?假設一些無良企業用普通后置客車改裝成校車也能通過標準的話,意味著這些無認證產品流入市場,造成的后果無人負責!

    ◆  安全出口

    基本應急出口和附加應急出口的設置應遵循上圖紅框內的規范。

 

 

    全車共有1個乘客門、1個后圍應急門、1個頂部撤離艙口、左右各1扇應急窗,兩個門式出口內外均可開啟,符合校車標準并與同級別客車標準規定的出口數量一致。各個出口尺寸的要求也與同級別客車標準相同,以成人的尺寸做小學生校車的出口,應該足矣。

    ◆  外觀警示裝置

 

    專用校車標志燈和停車指示牌都是校車專有設施,校車還必須配有倒車語音提示。這方面借鑒了美國校車標準對于警示系統的要求,使校車更特殊,充分的提醒社會車輛注意。

●  底盤及車身

    ◆  系統要求

 

    宇通這輛小學生校車配備了3.0L柴油發動機、額定功率95Kw/3200rpm、車輛廠定總質量為7700kg,比功率為12.3Kw/t超越國標規定的9.0Kw/t,并且將最高車速限制在80Km/h。采用液壓助力轉向系統、前盤后鼓配有ABS的氣制動系統、前橋單無內胎子午線輪胎、后橋雙無內胎子午線輪胎、最大乘客36人。這些都是國標對校車的要求。

    ◆  車身結構及強度

 

    國標規定了大中型校車車身必須為骨架式封閉結構,頂梁、立柱、底粱必須形成一個封閉環形結構,立柱必須為整體結構不得拼焊。這顯然是為了提高車身的強度,保證車內人員的生存空間。國標對車身的強度非常重視,要求用一塊不小于車頂面積的鋼板以13mm/s的速度向車頂施壓,待達到1.5倍整備質量的載荷并保持至少5秒直至變形穩定為止,除車頂的撤離艙口以外,其他出口要求能夠正常開啟;每一座墊上方應有不小于900mm的凈高度、就座乘客擱腳的地板處向上應有不小于1350mm的凈高度、大中型專用校車的通道凈高度應不小于1670mm。此處美國校車標準將車頂壓縮量規定在130mm以內,而我國校車標準則把生存空間做強制規定。這種方式更為合理,無論頂部被怎樣破壞,重點在于保證車內人員的逃生空間。

    ◆  底盤結構及強度

 

    國標沒有對車輛的承載方式進行強制規定,但由于對車身結構的限定只能采用半承載形式,車身與車架剛性連接,大部分沖擊靠車架承擔。校車、客車與乘用車的情況不同,其高重心決定防側翻和保證生存空間是關鍵。不否認中國的一些客車制造商有實力也有責任心將校車車架做的強大,但面對“毒奶粉、皮鞋果凍的國情”校車制造商資格認證的寬泛、無良企業“利潤最大化的理念”,他們只會帶來偷工減料和粗制濫造。所以別讓他們鉆空子、別讓他們毀了我們的孩子。

    ◆  側傾穩定性

    將車輛置于側傾平臺上,平臺緩慢升起使車身傾斜至外側車輪與側傾平臺脫離的臨界時刻,測量平臺面與水平面的夾角。國標要求校車滿載側傾穩定角應不小于32°;同時在空載狀態下的側傾穩定角應不小于35°。這一項在美國校車標準中沒有提及。


    試驗解讀:宇通校車的空載側傾角可達45°,側翻后車身經過短暫變形后又恢復原狀,玻璃碎裂但未脫落,生存空間得以保障。

 車內布置—重視座椅安全

    ◆  座椅

 

    當小學生專用校車上學生座椅不小于40個時,應安裝2-3個照管人員座椅(座椅有標示)、一個位于乘客門附近,至少一個位于應急門附近。美國校車的學生由駕駛員全權負責,我國專門規定了照管人員,學生安全應該更加放心。幼兒及學生座椅應前向布置,且不應是折疊座椅,駕駛員座椅R點所處的橫向垂直平面以前不得設置幼兒及學生座椅。幼兒及學生座椅在車輛橫向上最多采用“2+3”布置,在有限空間內便于分散逃離。軟化材料包裹的座椅讓孩子的頭和座椅靠背不是硬碰硬。

 

    座椅本身的尺寸和空間尺寸都是通過此年齡段學生不同發育情況的數據庫平均得來的,可以適應普通身材的學生。但是如果座椅可調(標準沒有規定必須為不可調節的座椅)就會壓縮后排生存空間,在慣性作用下后排學生撞擊的將不是平面,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所以標準應該完善座椅調節方面的規定。

    ◆  座椅動態試驗

 

    動態試驗是國標新增項目,測試座椅抗前傾能力。乘坐的乘客能被其前方座椅和(或)安全帶恰當地約束住。即小學生專用校車座椅,假人軀干和頭部的任何部分向前位移不應超過位于輔助座椅G 點前1.1m的橫向垂面。

    ◆  座椅靜態試驗

 

    靜態試驗測試座椅抗后傾能力。座椅靠背所受的力不應超過9786N、座椅靠背的位移不應超過254mm、變形后的座椅不應進入相距其他座椅原始安裝位置102mm的范圍內、座椅連接件或配件不應在試驗過程中完全脫離、即使車身上一個或幾個固定點有部分脫離或其周邊區域產生永久變形,座椅也不應與車身完全脫開。有座墊的座椅,在1s~5s內對座墊施加向上的大小相當于座墊重量5倍的力,保持5s,任何安裝點都不應分離。

    ◆  安全帶

 

    除規定駕駛員必須為三點式安全帶以外,對照管人員和學生均使用兩點式安全帶。想想國內的客車乘客座椅都是兩點式安全帶,如果校車采用可調高度三點式安全帶成本太高,產量太小。這也許就是為什么校車國標起草時為三點式安全帶,正式通過后卻改成了兩點式。相比美國校車的可調高度三點式安全帶在學生保護方面還是差了一點。

    ◆  駕駛員視野

 

    專用校車應安裝后視系統,以保證駕駛員在正常駕駛狀態下能看清后風窗玻璃后緣正下方地面上長3.6m、寬2.5m 范圍內的情況。車內視野裝置駕駛員在正常駕駛狀態下,應能通過內視鏡觀察到所有乘客區。內視鏡邊緣無尖角、銳邊。專用校車還應安裝前風窗除霜霧裝置。這方面借鑒了美國校車標準的規定,良好的視野可以上意外事故的幾率降至最低。

●  細節是我們的優勢

    ◆  急救箱

 

    專用校車必須在車內不影響通行又方便拿取的地方放置一個不小于240 mm×200 mm×200 mm的急救箱,發生事故時可以做簡單的搶救或傷口處理,為救助爭取時間。

    ◆  防火措施

 

    發動機艙內和其它熱源附近的線束應采用耐溫不低于125℃的阻燃導線,其它部位應采用耐溫不低于105℃的阻燃導線,所有電器導線均應捆扎成束、固定卡緊、包裹絕緣套,在導線穿越孔洞時應裝設阻燃耐磨絕緣套管,電器元件應連接可靠,乘員艙外部的接插件應有防水。宇通校車在這方面做的不錯,底盤管線成束固定于縱梁內側。導線采用阻燃耐用很好的鍍錫銅線,超越國標要求。火災原因有二:一是可燃助燃物質,二是點火條件,點火條件無非是高溫和電火花。所以線束的保護是非常必要的。

 

    為降低火災發生后造成的損失,應在駕駛員座椅附近安裝有安全應急開關,可使駕駛員在其座椅上進行操作,并應采用保護蓋或其它方式避免誤操作,將操作方法清晰標示在應急開關處,例如“移開罩蓋,打開開關!僅當車輛停穩后操作”。

 

    標準規定在排氣系統周圍100mm內不應有可燃材料。排氣系統不應布置在燃油系統下方,且排氣系統和燃油系統之間應適當屏蔽。排氣尾管不應從加油口下面伸出。排氣管的高溫可能會引燃周圍的物質和滴落的燃油,所以還是離遠一點最放心。

 

    發動機艙應安裝隔熱材料,并不應使用易浸吸燃料、潤滑油或其它易燃物而又無防滲透覆蓋層的材料。發動機艙應安裝自動滅火裝置,其滅火劑噴射范圍應包括發動機艙至少兩處具有著火隱患的熱源(如增壓器、排氣管等),啟動工作時應能通過視覺或聲覺信號向駕駛員報警。發動機艙起火時由于高溫難以開啟,機艙滅火彈是非常必要的設備,自動爆破更是可以在人員為察覺的時候將火災扼殺在搖籃中。

 

    內飾材料的最大水平燃燒速度應不大于70mm/min,塑料類內飾材料煙密度等級(SDR)≤75。乘員艙內應配備滅火器,應保證至少一個照管人員座椅附近和駕駛員座椅附近各有一只至少2kg重的ABC型干粉滅火器,滅火器的安裝位置應清晰或清楚標識,在緊急情況易于取用。官方介紹此校車空調風道采用了PU材料并包裹皮革,提高車內空氣質量;頂板、側裙板為PP蜂窩板;車內裝飾件為亞麻材料。其在阻燃效果上均達到國家標準并使車內空氣更良好。這方面專用校車標準比普通客車標準更重視車內材料對于阻燃和空氣質量的要求。

    ◆  行車監控

 

    車內外各個位置的攝像頭可以將車輛周圍和車內的情況記錄下來。帶有衛星定位功能的行車記錄儀不僅能核實駕駛員信息、記錄行駛路線和數據,最重要的它可以通過移動網絡上傳車輛位置、工作狀態等諸多數據。使運營方隨時監控校車情況。這就從硬件上約束了駕駛員的行為規范,可謂“棋高一招”!這也是我國校車標準的一張“王牌”!

全文總結:

    縱觀校車新國標不難發現,一方面國標很重視合理的車身結構和座椅空間及強度帶來的安全性能,避免車未壞人先傷的“外強中干”現象。另一方面,國標已經意識校車的悲哀不全在車,相當一部分在于人為!從監控、行車記錄、衛星定位這些配置來看,國標在對車輛硬件強制的同時約束了駕駛員的行為。但是不要忘了在這些努力的背后總有那么“一只只蒼蠅努力尋找著有縫的蛋”。國標還有“縫隙”需要填補,讓“蒼蠅無從下手”,讓中國的校車變的無懈可擊

 

 


文章來源:卡車之家 如有侵權,請聯系QQ2682101 刪除